市內資訊
加快發展惠及全民的公益性文化事業
更新時間:2018-03-19 12:56:10 來源:m.973woool.cn 編輯:本站編輯 已被瀏覽
次 查看評論
![]() 公益性文化事業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是衡量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程度的重要標志,是評價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的重要方面,是提高國民整體文化素質的重要基礎。全會強調,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必須堅持政府主導,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讓群眾廣泛享有免費或優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 近年來,隨著我們黨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的不斷強化和國家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日益擺上黨和政府工作重要位置。公益性文化事業的地位不斷提升,工作不斷推進,服務日益完善,目標更加明確。隨著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日趨健全、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不斷推進,公共文化設施逐漸遍布城鄉,成為人民群眾汲取精神食糧、陶冶心靈情操的重要場所。但也要看到,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和水平相比,與人民群眾日益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仍然滯后,離實現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目標還有不小差距。 加快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全民為服務對象、以基層特別是農村為重點,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 統籌規劃和建設基礎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堅持項目建設和運行管理并重,實現資源整合、共建共享。推進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廣播電視村村通、農家書屋、鄉鎮綜合文化站、公共電子閱覽室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加強公共博物館、文化館、紀念館、美術館、圖書館建設,進一步推動免費開放。 加快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要發展現代傳播體系,提高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輻射力和影響力。要加強黨報黨刊、通訊社、電臺電視臺、網站等媒體平臺建設,擴大有效覆蓋面,讓城鄉群眾都能享受現代傳播方式的便利,準確、快捷地獲取有益信息。同時,要利用現代傳播技巧,運用國外公眾聽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和語言,努力提高新聞信息報道的原創率、首發率、落地率,增強對外傳播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打造國際一流媒體,讓中國聲音傳播到世界各地,形成與我國經濟實力相符合的國際傳播地位。 加快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要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利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優秀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是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基礎,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要從黨和國家事業大局出發,從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出發,對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新時期鼓舞人民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加快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要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要高度重視農村文化建設,將城市文化和農村文化建設作為統一的整體,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特別要在文化設施布局、文化經費投入、文化活動安排、文化產品生產等方面,向農村地區傾斜,遏止城鄉文化發展差距拉大的趨勢,讓文化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加快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要注重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吸引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形成人人享受文化成果,人人參與文化活動的良好文化氛圍。要通過加快體制機制改革,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創新服務方式,豐富服務內容,來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吸引力。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投入機制,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制定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和績效考核辦法,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培育和打造文化品牌活動,以品牌的影響力、輻射力和凝聚力帶動和促進群眾參與文化活動。 公益性文化事業關乎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關乎億萬人民群眾的福祉。按照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部署,加快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讓廣大群眾共享文化發展的豐碩成果,就一定能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夯實基礎、拓寬道路。 新華社北京10月21日電 ![]() |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推薦信息
- 熱門信息
-
- 田家老院子 [12952]
- 張家界一中高考成績創新高 [5498]
- 關于安張衡鐵路(西安廈門鐵路湖南段)立項勘察的建議 [4981]
- 桑植一中高考再創佳績 [4379]
- 方言劇《故事三下鍋》爆紅 [3945]
- 桑植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816]
- 雙目失明的湘西11歲“小宋祖英”誓與死神頑強抗爭 [2359]
- 鸕鶿灣大橋將于今日通車 [2234]
- 張家界軍分區領導班子調整 [1761]
- “5A戶外”在新起點上邁步 [1640]